當前,心理問題已成為影響現代人健康的重要因素。去年發布的《2022年國民抑郁癥藍皮書》顯示,我國成人抑郁障礙終生患病率為6.8%,其中抑郁癥為3.4%,目前我國患抑郁癥人數為9500萬人。每年大約有28萬人自殺,其中40%患有抑郁癥。18歲以下的抑郁癥患者占總人數的30%,50%的抑郁癥患者為在校學生。他們在學習方面,表現為心理壓力大,精神上萎靡不振、厭學以及考試焦慮;在人際交往方面,表現為與老師關系緊張,與父母不能正常溝通,形成孤僻、專橫性格,與同學交往在理解和信任方面得不到滿足,產生孤獨;在青春期成長方面,表現為在家封閉自我、不知感恩、不與家人交流,沉迷手機、網絡、游戲;在情緒方面,表現為與他人相處困難“說不得”“碰不得”,情緒自我控制能力較弱,情緒波動較大、出現暴力、打砸、摔東西甚至自殺傾向等等。由于青少年尚處于生理發育和心理發展期,認知能力不夠強,自控能力差,諸多心理疾患如果不及時矯正和排除,便會產生不良反應,進而影響心理的健康發展,以致釀成難以挽救的精神疾病,危害極大,有的甚至還會導致違法犯罪發生,典型案例,舉不勝舉。
因此,對青少年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消除不良心理障礙,培養健康的身體、健全的人格勢在必行。為此,特提出如下建議:
一、健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機制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任重道遠,加強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建立政府主導、家庭、學校、社會四位一體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管理與服務體系,發揮多個職能部門以及專業服務機構的組織作用,構建形成黨委政府領導、多部門協調共建、社會力量參與的工作機制。建議建立并完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組織管理機構,成立全區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委員會,負責全區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管理與服務,指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活動、關愛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二、建設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專業隊伍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須由具備較強專業知識與能力的人員承擔,因此,建議推動建立專兼職結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隊伍,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培訓力度,常態化開展心理健康培訓和研討活動,切實保障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收到實效。建議每所學校安排一名專職心理輔導教師并進行統一培訓,實行持證上崗。同時采用“走出去”“引進來”的方法開展人員輔導和培訓,將心理健康教育培訓納入崗位繼續教育培訓范圍,在教師崗前培訓、業務進修、日常學習等各類培訓中,將心理健康教育作為必修內容予以重點安排,對現有教師進行必要的定期專業培訓,不斷提升學校專職人員的心理專業知識水平和心理督導、咨詢能力,提升班主任老師、教職員工對學生精神心理問題的識別能力,以及應用心理學知識處理學生心理問題的能力。
三、加大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和預警干預機制
在中小學定期開設心理輔導課程,進一步完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切實做好以預防為主,有計劃、分層次、系統地對學生、教師以及家長全方位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學知識。加強建設心理健康必修課程及講座,幫助學生形成積極的心理發展能力,有效預防心理健康問題發生。圍繞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管理,建立常態化篩查、跟蹤、分析機制,建立中小學生心理危機預警和干預機制,及時發現和解決學生出現的各類心理問題。堅持以學校為主體,充分發揮社會心理咨詢機構、學生家庭以及其它社會各方的積極作用,實現心理預警和干預工作的規范化、專業化,增強機制運行的有序性和實效性。
四、大力開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活動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系統的實踐與理論探究活動,它涉及日常教學、心理咨詢、危機干預等方面,是一項開放、復雜的系統工程。建議各級各部門一方面要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研究,探索新形勢下青少年心理健康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研究解決新途徑和新方法;另一方面,在各級各類學校設立心理咨詢室、心理咨詢熱線電話、心理咨詢信箱、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開展心理健康活動等,并切實發揮實質性作用,研究制定科學、專業的方法對癥下藥,多維度探索心理健康管理辦法,為打造集青少年心理測評、提供在線心理咨詢服務、心理健康問題調適與干預、心理健康課程體系知識普及等于一體的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對危機學生個體進行有效的干預,使學生的心理問題和行為能夠得到及時篩查和矯治,引導他們培養獨立健全的人格、形成自信自強的精神品質、樹立理想信念和生活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