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9〕15號,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明確了促進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基本原則、發展目標、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為貫徹落實《指導意見》精神,結合河南省實際,針對目前嬰幼兒照護服務需求旺盛但市場有效供給不足的現狀,研究制訂《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重點突出補短板,加大社區嬰幼兒照護服務設施規劃建設力度,培育嬰幼兒照護機構多元化供給主體,逐步滿足人民群眾對嬰幼兒照護服務的多樣性需求。
一、《實施意見》出臺的背景與意義是什么?
黨的十九大報告要求,在“幼有所育”上不斷取得新進展。2019年4月17日,國務院辦公廳出臺《指導意見》,要求各級政府將嬰幼兒照護服務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相關規劃和目標責任考核;地方政府對嬰幼兒照護服務的規范發展和安全監管負主要責任,各相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負監管責任。
據統計數據測算,到2020年河南省有3歲以下嬰幼兒(指0歲、1歲、2歲三個年齡組,不含3歲)370.1萬,其中城鎮181.2萬、農村188.9萬。據2016年對鄭州市600多位嬰幼兒母親進行嬰幼兒照護需求問卷調查的數據顯示,33.3%的家長有入托需求,而調研樣本中實際的入托率為5.55%。若按33.3%的入托需求測算,2020年僅城市就有60萬嬰幼兒需要入托。可以看出,嬰幼兒照護服務的市場需求非常旺盛,但現有供給卻嚴重不足,社會嬰幼兒照護服務能力亟待加強。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推動河南省嬰幼兒照護服務事業健康有序發展,滿足人民群眾嬰幼兒照護需求,必須出臺《實施意見》。
二、《實施意見》確定的工作目標是什么?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需求和問題為導向,堅持“家庭為主、托育補充,政策引導、普惠優先,安全健康、科學規范,屬地管理、分類指導”的原則,積極滿足人民群眾對嬰幼兒照護服務的多樣性需求。到2020年年底,嬰幼兒照護服務政策法規和標準規范體系初步建立,各省轄市、濟源示范區、各省直管縣(市)均建立1—2家符合河南省實際、具有示范效應的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到2025年,嬰幼兒照護服務的政策法規、標準規范體系基本健全,多元化、多樣性、多層次的覆蓋全省城鄉的嬰幼兒照護服務體系基本形成,嬰幼兒照護服務水平明顯提升,人民群眾的嬰幼兒照護服務需求進一步得到滿足。
三、《實施意見》確定的重點任務有哪些?
(一)加強對家庭嬰幼兒照護的支持和指導。全面落實《河南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和《河南省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依法保障職工產假、護理假期間待遇。鼓勵用人單位采取靈活安排工作時間等積極措施,為嬰幼兒照護創造便利條件。支持脫產照護嬰幼兒的父母重返工作崗位,并為其提供信息服務、就業指導和職業技能培訓。為嬰幼兒家庭提供科學育兒指導服務,切實做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引導家長樹立科學育兒觀,增強家庭科學育兒能力。
(二)加大社區嬰幼兒照護服務設施規劃建設力度。各級政府要按照標準和規范在新建居住區規劃、建設與常住人口規模相適應的嬰幼兒照護服務設施及配套安全設施,并與住宅同步驗收、同步交付使用;老城區和已建成居住區無嬰幼兒照護服務設施的,要限期通過購置、置換、租賃等方式建設,滿足人民群眾基本需求。在城市社區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建設中,要充分考慮進城務工人員家庭生活狀況及嬰幼兒照護需求。在農村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建設中,統籌考慮嬰幼兒照護服務設施建設。鼓勵以公辦民營、民辦公助的方式增加供給。
(三)培育多元化供給主體。一是支持用人單位單獨或聯合相關單位舉辦非營利性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加大普惠性嬰幼兒照護機構政策支持力度,滿足適齡嬰幼兒家庭的嬰幼兒照護需求;二是鼓勵支持有條件的幼兒園提供嬰幼兒照護服務,招收2-3歲的幼兒;三是各類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可根據家庭的實際需求,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計時托、臨時托等多樣化、多層次嬰幼兒照護服務。
(四)規范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發展。一是各類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開展嬰幼兒照護服務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范和標準;二是嬰幼兒照護機構要實施登記備案制度;三是嬰幼兒照護機構要加強衛生保健工作;四是各類嬰幼兒照護機構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五)加強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監督管理。一是明確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主體責任;二是強化政府監督管理職責,運用信息化手段對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的服務行為進行全程監督,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落實到位,對虐童、性侵兒童等行為零容忍,對相關個人和直接管理人員實行終身禁入;三是建立健全嬰幼兒照護機構信息公開和質量評估制度,對嬰幼兒服務機構實行動態管理,定期組織對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進行質量評估。
四、如何實施嬰幼兒照護機構登記注冊備案制度?
《實施意見》規定,舉辦非營利性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的,在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所在地縣級以上機構編制部門或民政部門注冊登記;舉辦營利性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的,在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所在地縣級以上市場監管部門注冊登記。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經核準登記后,應當及時向機構所在地縣級衛生健康部門登記備案。登記機關要及時將有關機構登記信息推送至省數據共享交換平臺。
五、如何加大嬰幼兒照護專業人才培養力度?
針對行業發展人才缺乏的難題,《實施意見》強調,鼓勵和支持高等院校和職業院校(含技工院校)根據社會需求開設嬰幼兒照護服務相關專業,加快培養專業人才。利用專業機構、社會職業培訓機構、開放大學系統等加強嬰幼兒照護從業人員培訓,把職業道德教育作為從業人員崗前入職、在崗及轉崗培訓的必修課,提升從業人員的嬰幼兒照護服務能力和水平。符合條件的非營利性托幼服務機構可申請開發公益性崗位,安置就業困難人員開展輔助性工作。公益性崗位申報比例原則上按照城市社區非營利性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中嬰幼兒人數與公益性崗位100:1的標準確定;營利性托幼服務機構的從業人員實行合同制管理。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要依法為從業人員辦理并交納社會保險。
六、河南省將采取哪些措施保障嬰幼兒照護機構建設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
(一)加強政策支持。鼓勵各級政府通過采取提供場地、減免租金、培養人才、綜合獎補、融資支持等政策措施,加大對社會力量和用人單位開展嬰幼兒照護服務的支持力度,優先支持普惠性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發展。對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的用水、用電、用氣實行居民價格政策。落實國家對社區家庭服務業的稅費優惠政策,提供社區嬰幼兒照護服務的機構取得的收入按規定免征增值稅,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減按90%計入收入總額;承受房屋、土地用于提供社區嬰幼兒照護服務的,按照規定免征契稅;提供社區嬰幼兒照護服務的機構自有或通過承租、無償使用等方式取得并用于提供社區嬰幼兒照護服務的房產、土地,免征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符合條件的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可向稅務部門申請辦理非營利組織免稅資格,經財政、稅務部門確認后,可按照規定享受非營利組織有關收入免征企業所得稅政策。尚未實行分離辦社會職能的企業,其內設托兒所等集體福利部門所發生的設備、設施和人員費用,符合條件的可作為職工福利費,按規定在稅前扣除。
(二)加強用地保障。將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和設施建設用地納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和年度用地計劃并優先予以保障,農用地轉用指標、新增用地計劃指標分配要適當向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和設施建設用地傾斜。鼓勵利用低效土地或閑置土地建設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和設施。對符合《劃撥用地目錄》的嬰幼兒照護服務設施和非營利性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建設用地,可采取劃撥方式予以保障。
(三)加強信息支撐。充分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結合嬰幼兒照護服務實際,研發應用嬰幼兒照護服務信息管理系統,實現線上線下結合,在優化服務、加強管理、統計監測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四)加強社會支持。鼓勵地方各級政府采取政府補貼、行業引導和動員社會力量參與等方式,加快推進公共場所無障礙設施和母嬰設施建設和改造,開辟服務“綠色”通道,為嬰幼兒照護創造安全、適宜的條件,營造嬰幼兒照護服務友好的社會環境。建立專家智庫,利用第三方開展嬰幼兒照護服務政策法規和標準規范、市場需求供給、發展模式、人才培養培訓等方面研究,加強規范引導。
相關閱讀: